欢迎访问 反腐法治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治道德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

时间:2022-06-24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人民检察院

  

  

  2月1日,2022年第3期《求是》刊发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署名文章。全文转发如下: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景俊海

  

  冰雪是吉林省宝贵而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发展资源。吉林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精神,乘北京冬奥会东风,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变“冷资源”为“热产业”,努力走好冰雪产业发展之路。

  

  一、强化新发展理念科学引领,做大做强冰雪产业

  

  培育冰雪产业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更高层次上凝聚共识、引领实践、催生聚变。

  明方向,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冰雪经济、怎样发展冰雪经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化和拓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明晰了冰天雪地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阐述了发展冰雪经济与保护冰雪生态的有机统一关系,是发展冰雪产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准确把握、笃行不怠,确保各项工作在正确轨道上扎实推进。

  扬优势,夯实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吉林位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处于全国冰雪资源优良级梯队,“丝滑粉雪+温暖静风”的气候资源优势,从全球看也是得天独厚的。立足冰雪资源禀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吉林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冰雪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动冰雪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升。完善设施条件、有效扩大产业规模,建设滑雪场54家,单日最大接待量达到10万人次。打通政策通道,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制定《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升市场价值,打造“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等形象品牌,冰雪产业的竞争力、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白雪换白银”,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计2021—2022年,吉林雪季旅游接待规模将达85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

  

  北京冬奥会前夕,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吸引众多冰雪运动爱好者,冰雪旅游人数显著增加。

  图为2022年1月3日,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现场。吉林省委宣传部供图

  谋长远,多措并举构建冰雪产业新高地。冰雪产业是一个大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把冰雪产业做大做强,不能仅仅就冰雪谈冰雪,更要跳出冰雪谋划冰雪,把冰雪产业放在国家产业发展全局中考量,把省内冰雪资源与省外冰雪资源统筹起来,把冰雪与避暑休闲生态旅游统筹起来。我们采取“冰雪+避暑”双品牌互动模式,推动冰雪产业消费链供应链全面转型升级,让冰雪和避暑互为补充、接续发展,实现全时段、全地域、全方位联接。在“东雪西冰”的产业格局基础上,谋划“东部、西部旅游大环线”,优化冰雪产业供给,争取达到育企业、引资金、招项目、增人气的发展效果。大胆构想,推动长白山、阿尔泰山跨越万水千山携手合作,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努力通过一套“组合拳”,争取在未来一个时期,打造万亿级大产业,把吉林建设成为冰雪产业大省、冰雪旅游强省、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真正因冰雪而荣、因冰雪而幸、因冰雪而美、因冰雪而富。

  

  二、抓住北京冬奥历史机遇,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冰雪运动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层面的发展,申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2022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中国这次办奥的最大目的,就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吉林是我国冰雪运动重要起源地,助力冬奥、服务冬奥、参与冬奥,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也是吉林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

  奏响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备战在吉林、发展在吉林的合作强音。办好北京冬奥会,吉林不能当旁观者、局外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全力支持北京冬奥会筹办、备训、备赛工作。2018年3月以来,先后与北京市政府、北京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赛事、品牌、文化、人才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做好“体验”文章,打造“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IP品牌,举办“喜迎奥运、相约北京”、北京冬奥倒计时等冰雪体验系列活动,承办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与北京、河北等7省区市举办两届迎冬奥环球跨年冰雪盛典。由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创作的“雪容融”,被北京冬奥组委选用为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并投入力量建设“雪容融”博物馆。做好“备战”文章,立足吉林冰雪人才优势,密切对接北京冬奥会,向冬季项目国家队输送运动员近百名,共建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组)8个,选定吉林11个竞技滑雪场、7个竞技滑冰场馆命名为“冬季奥运项目训练基地”,具备了承担北京冬奥会80余个小项赛前训练保障任务的条件,成功承办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等重大国际赛事,以及冰壶、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等重要国内赛事,全力为北京冬奥预热升温。做好“发展”文章,力求冬奥有所需、吉林有所为,在服务和保障中推动发展,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研制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重任,实现了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完成了首款国产“红旗牌雪车”、吉林辽源雪板打蜡车等研发任务,实现了国产雪车零的突破。

  奏响奋斗有我、争创佳绩、为国争光的时代强音。奥运会的赛场,最能激发运动状态,焕发奋斗意志,振奋民族精神。吉林在冰雪竞技舞台上人才辈出,培养出叶乔波、陈露、李佳军、周洋、武大靖、李坚柔、齐广璞等众多世界冠军,先后夺得冬奥会5枚金牌、14枚银牌和9枚铜牌。要发挥“冠军效应”,既支持运动员奋勇拼搏、争创佳绩、为国争光,也努力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我们认识到,在体育赛场上、在建设体育强国中,需要“奋斗有我”的激情;在吉林大地上、在推动东北振兴宏伟事业中,也需要“奋斗有我”的激情。要弘扬“奋斗有我、就在吉林”的拼搏精神,把冬奥会激发的奋斗状态转化为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投身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吉林广泛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

  图为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众多越野滑雪运动员和爱好者从长80米、

  高30米的巨型雪雕“龙腾盛世”前滑过。吉林省委宣传部供图

  奏响新时代吸引更多人上冰雪的发展强音。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已成现实——2022年1月12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这些年,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吉林在保持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向校园倾斜,从冰雪运动教育破题,建学校、搞培训、抓教育,弘扬奥运精神、体育精神。目前,吉林共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557所,其中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02所、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5所。每年直接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1000万,其中在校学生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120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冰雪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冬奥盛事、参与冰雪活动。每年浇筑冰场400块以上,组织群众冰雪体育活动600余项次,连续举办3届“筑梦冰雪·相约冬奥”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暨冰雪嘉年华活动,打造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国际高山/单板滑雪挑战赛、高级冰球联赛等知名冰雪赛事品牌。着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通过发展冰雪运动推动体育竞赛、健身休闲、运动培训、文化体验一体化发展,既让“夏”、“冰”强项更强,也补上“冬”、“雪”短板弱项,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三、做好后冬奥时代“冰雪+”文章,构建现代化冰雪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可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吉林将抓住后冬奥时代这一黄金发展期,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实施“冰雪+”战略,打造冰雪经济体系,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发展冰雪旅游。当前,冰雪旅游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展,过去更多是体验式的滑冰滑雪、看冰看雪、玩冰玩雪,现在要求的品位更高、层次更多、模式更多元。为更好让运动魅力与自然之美相映成趣,大力推动“冰雪+休闲”、“冰雪+文化”、“冰雪+康养”、“冰雪+培训”等跨界融合、产业协同蓬勃发展,衍生出“发烧友俱乐部”、“线上线下互动”、“私人订制”等新生旅游消费现象。目前,长白山、查干湖、松花湖、北大湖和长春冰雪新天地等冰雪景区,旅游方式多样,消费业态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挖掘,成为旅游消费者心中理想的冰雪目的地。吉林3个大型滑雪度假区,年滑雪人次近几年均位居全国前列。旅游要发展,交通须先行。长白山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来长白山旅游成为很多人的向往。继2015年“东北最美高铁”长珲城际铁路全线通车后,2021年12月,开往长白山的“森林高铁”白敦高铁正式开通,打通了长白山连接长春市、进入大东北、直奔京津冀的大通道。节庆活动对培育开发冰雪市场、促进冰雪旅游作用很大,吉林连续举办6届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查干湖冬捕节、吉林雾凇节、长白山粉雪节等享誉国内外。借助节庆活动,企业之间、场馆之间、地方之间交流互动,冰雪旅游快速发展,实现了冬天“热”起来、人气“旺”起来。

  着力发展冰雪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充分利用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形成的热潮,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体推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发展。吉林按照总书记要求,把握冰雪运动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促进冰雪运动从小众向大众、从一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转变,推动冰雪运动创新性发展。围绕“谁来运动”的问题,组织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提升广大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喜爱度、关注度、参与度。围绕“在哪运动”的问题,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提高冰雪赛事场地场馆建设水平,创建全国重点体育赛事中心。利用大学、公园、商圈以及乡村休闲广场等场所,加大冬季临时性户外冰雪运动设施建设,让群众开展冰雪运动有去处。围绕“怎么运动”的问题,鼓励发展“冰雪嘉年华”等群众冰雪体育运动,深入实施“百万学生逐雪嬉冰”工程,从娃娃抓起,强健体魄,鼓励大中小学开展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教育,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竞赛,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着力发展冰雪文化。文化是冰雪经济发展之魂。吉林冰雪文化底蕴深厚,有长白山、松花湖、查干湖等地标性冰雪目的地,有众多冰雪特色村落,雪地赛马、冬猎冬捕、冰上杂技等冰雪文化活动古老神秘。要用文化丰富冰雪旅游内涵,用冰雪旅游体现文化价值,讲好冰雪文化故事,树立冰雪文化自信。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希望乡亲们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让生活“年年有鱼”。古老的渔猎方式和冰湖腾鱼的奇观,展现着自然的魅力,传承着先人的美好追求和奋斗精神,是查干湖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查干湖冬捕推出了冰上歌舞剧、渔猎部落体验等10多个生态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游客。“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已经变为美好现实。冰雪文化不仅要继承历史传统,更要展现现代时尚,“滑雪大会”网络综艺真人秀、各类“冰雪节”等跨年活动,充分展示了冰雪文化的美轮美奂。在吉林拍摄的《冰雪之名》,将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后陆续登陆各大卫视。吉林将进一步深度挖掘、精心凝练,将地域、历史、人文等要素与冰雪文化深度融合,推进冰雪丝路文化核心区建设,推出更多歌曲、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和演艺节目,讲好冰雪文化故事,建设中国冰雪文化品牌高地。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查干湖冰天雪地的晶莹世界,玩冰雪、

  品鲜鱼,感受千年渔猎文化魅力,观赏冰湖腾鱼盛景。

  图为2022年1月2日,查干湖冬捕现场。吉林省委宣传部供图

  着力发展冰雪装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自主创新,推动我国体育器械制造业加快发展。吉林冰雪装备刚刚起步,潜力很大、空间广阔。自主研制的滑雪模拟器已在北京、黑龙江等地中小学广泛应用,短板雪橇系列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在省内校园推广应用。雪地车、无人驾驶全地形车完成定型与试制,宽温镍氢电池已在雪地摩托车、清雪车等冰雪车辆上批量应用。百凝盾冰刀技术世界领先。东北袜业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合作开发自发热滑雪袜,深受冰雪运动员欢迎。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研发优势,促进国产冰雪装备规模化应用。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发展压雪车、造雪机等重型装备。瞄准轻量化技术,加快发展滑雪板、雪杖、冰刀、头盔等器材,打造品牌、打造优势。支持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更多自主冰雪装备器材龙头企业,塑造完整产业生态。大力发展智慧冰雪,推动研发智慧雪场系统。强化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出更多吉林制造、吉林智造。

  

  

  来源/《求是》2022/03、网信吉林

  


原文链接:http://www.jl.jcy.gov.cn/mtbb/202202/t20220207_35463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反腐法治网 ff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