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事须治心
时间:2021-11-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王阳明以不世之资立不世之功,历经磨难,创立心学、良知学,主张从人的改造、从治心入手思考政治和社会改革问题,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卿识敏才高,忠诚体国,今两广多事。以卿之威望,定能为朕分忧。卿宜星夜前去,节制诸司。”公元1527年,明世宗朱厚熜下旨,敕令56岁的王阳明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赴广西平定匪乱。
一驻南宁五月余,才因送远过僧庐;浮屠绝壁经残燹,井灶沿村见废墟。抚恤尚惭凋敝后,游观正及省耕初;近闻襁负归瑶壮,莫陋夷方不可居。”描写了当时南宁的景象,可谓荒凉凋敝、百姓流离。
在广西,王阳明平定田州(今百色市田阳区)、思恩(今南宁市武鸣区)土司叛乱,发起对八寨、断藤峡的征剿,并写成《奏覆田州思恩平复疏》上奏朝廷,若以武力剿捕,无论胜败,均有十患。若用安抚之策,则收十善之效”,在王阳明招抚政策的感召之下,叛军头目卢苏、王受率众七万余人,来到南宁府王阳明的军营前,请求归顺,百姓得以安定。
王阳明认为此次出征不勠一卒”,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并非王阳明第一次使用。1518年,王阳明赴江西、广东平乱时,他致信弟子杨仕德、薛侃,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1519年,王阳明在平南赣、擒宸濠等军事行动和善后方略中,秉仁民之心,行亲民之政,采用离间、攻心、实战之策,最终与朱宸濠在鄱阳湖决战,活捉朱宸濠,也体现了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叛乱初平,王阳明把心思转移到了他推崇的明理学、正人心、振风教上。相较于军事威吓,王阳明更相信教育对人心的潜移默化作用。为了归化人心,他不惜动用平乱部队的军饷银两,创办书院。1528年6月,在南宁城北门口县学旧址上,王阳明创办了敷文书院”,意为以宣扬至仁,诞敷文德”。敷”即铺开、教育,文德”即文化和德政,通过教育启迪民智、民德归厚、改造社会。
敷文书院是南宁的第一所书院。《敷文书院记》中记载,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各悟本心,匪从外得。厥风之动,翕然无远。”明代以前,广西地处边地,民风强悍。王阳明认为之所以叛乱,是因为病根在心,心性不明,杂念滋生,匪患自生。他还强调书院要顾及有关科举的功课,到书院学习也可以中举做官,赢得百姓筑台讲学敷文德,长使邕南天地春”的赞誉。
敷文书院落成之时,正值盛夏,南宁的天气闷热潮湿,中原士人大都难以适应南方的瘴气。当时已是暮年的王阳明患有严重的肺病,却仍然坚持登堂开讲,宣扬心学。
《王阳明全集》记载据梧州府并苍梧县学生员黎黻、严肃等连名呈,欲于县之侧,照依南宁书院规制,鼎建书院一所。”在广西梧州期间,王阳明也参照南宁敷文书院的做法,开坛讲学,推行教育。
治事须先治心,王阳明认为建学院、办讲学就是明心见性、除心中贼的有效途径,这也是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理论的具体实践。
北宋哲学家吕希哲有一名句,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意在劝导宋哲宗要正心诚意、立德修身。苏洵的《心术》中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也有以正治心、处变不惊之意。《了凡四训》提出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强调从治心入手的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做一个与千百万人同心同德的我心光明”的人应是做事、做官的基础。(南宁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11103/gxjjw6181de7c-1638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8检察日报:登门问计 ...
- 2024-11-28统筹发展与安全 依法...
- 2024-11-28强管理 促发展 完整...
- 2024-11-28切勿贪“财”与“色”...
- 2024-11-28媒体关注 · 云南日...
- 2024-11-28开班啦!快来get检...
- 2024-11-28北疆检察护民生丨锡林...
- 2024-11-28全面部署新时代刑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