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治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要闻

韶关仁化:一个粤北山区县基层治理的制度创新样本

时间:2024-11-1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

  近期,记者在韶关仁化县调研发现,随着社会治理内容越来越丰富,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样,基层治理存在“末梢困境”愈加凸显。

  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回应新时代的基层治理需求?

  

  召开“邻长”会议共商基层治理事宜。

  “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韶关市仁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伟杰表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为此,按照韶关市委的部署,仁化县从顶层设计出发,创新开展“睦邻制”工作试点,按照全域全员全覆盖的思路,以“百千万工程”、绿美乡村建设为切入点,高位推动“片、组、邻”三级网格试点工作,持续织密基层组织体系,实现“一张网”兜起民生千万事。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村里2000多人,村干部就只有几个,平常难以面面俱到服务每一户群众。”

  “碰到汛情时,偏远山区仅靠村干部很难第一时间联系到群众。”

  “在典型村建设时,还是会遇到‘干部干、群众看’的情况。”

  ……

  南方+记者在韶关调研中发现,村干部人少、事多、压力大,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基层治理存在干部服务难入微、群众需求难匹配、社会动员难有效等“末梢困境”。

  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如何化解基层触角“最后一米”的痛点,消除治理与服务的盲点?

  为答好基层治理的时代考题,今年6月,在韶关市委组织部指导下,仁化县委组织部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后,按照全域全员全覆盖的思路,高位推动“片、组、邻”三级网格试点工作。

  在邻网格的划分上,仁化县着眼优化网格设置,以行政村为基础,按照“地缘”相近等原则,将若干个村民小组划为一片,村民小组下设“邻”基本单元;一般以居住相邻的5—15户村民为一邻,搭建起“片、组、邻”组织体系,有效把组织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片长原则上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组长即村民小组长。邻长按照“有群众基础、有热情、有时间、有能力”的标准,注重在本村能人大户、村民代表、党员、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中推选。

  

  户代会推选“邻长”。

  “有了小组长还需要邻长吗?”在试点开始时,长江镇塘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彩云仍有一丝疑虑:这会不会增加村干部负担?

  当制度落地后,钟彩云才意识到31个邻长已然成了村委会的左膀右臂。“邻长充当了村干部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大大减轻了村委会推进工作的压力。”

  在推进“睦邻制”落地时,也有村民“怕惹事”不愿意做邻长。“其实就是邻里间拉个群,方便大家交流。有啥事党组织给你撑腰。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上报村委会协调沟通。”里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清耐心和村民讲道理。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政策落地时,组长、邻长发挥熟人、熟地、熟政策的优势,通过串门、拉家常等形式走进群众家中,有效组织大家开展互帮互助,推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效融合,党员干部力量和社会“自治力量”有序结合,实现从“一人治村”向“众人共治”转变。

  “一张网”兜起民生千万事,睦邻制不仅畅通了基层治理体系,而且促进了“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顺利推进。邻长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舆情“观察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在“睦邻制”的运行助力下,仁化县“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如火如荼推进,县域产业发展、绿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重塑邻里互助氛围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对于这话,仁化县董塘镇新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敏坚有着切身体会。“80年代有一回我得了肺炎,高烧不退,还是父母找邻居借了50元赶去医院看病才找回一条命。”那会,邻居间常常相互串门,关系亲近。

  但在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持续流入城镇的当下,原本胜过“远亲”的“近邻”,关系渐行渐远,传统的相互扶助精神也渐渐弱化。

  “我觉得对村民而言,‘睦邻制’的实施是农村互助氛围的再构建。”吴敏坚认为,在邻长的带头示范下,地相近、人相亲、情相牵、心相通的氛围又重新形成。

  “少一点行政色彩,多一点服务色彩。非必要绝不增加基层群众负担。”这是仁化在试点推行“睦邻制”时,格外强调的一点。为此,仁化在培训村干部时明确厘清政府管理权和群众自治权的边界。

  韶关市仁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伟杰表示,“睦邻制的设立,既是为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也是为了重构邻里互助氛围、培育群众自治意识。”

  如何发挥“邻长”的带头人作用?先行试点“睦邻制”的董塘镇积极挖掘邻长先进事迹,打造邻长履职“风向标”,营造全镇邻长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我们有意识地让邻长做‘好人’,例如村里奖励大学生之类的好事都优先让邻长去通知村民,为邻长树立威信。”董塘镇党委委员罗威介绍。

  “睦邻制”的推行效果立竿见影。照顾孤寡老人、调和邻里矛盾、商议村庄建设……邻长们奔忙的身影,群众看得真切。

  今年7月,江头村一五保户因中风起不了床。邻长发现异常后,及时送医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她家平时6点多就开门了,那天到了中午还没动静,我放心不下,便过去敲门打招呼。”该邻长回忆道。

  类似的邻里互助事情时有发生。“遇事不用慌,邻长在身旁” 的赞誉已经在街头巷尾流传。

  

  董塘镇江头村邻长日常上门走访独居老人进行关心关爱。

  “做好事也要留名。邻长们经常在群里发一下为群众服务的事情,我们都会积极点赞鼓励。”吴敏坚说,赋予了邻长名号之后,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在村中的荣誉感、存在感大幅提升。

  让热心人有名分,职责本身即荣誉。此外,在物质激励层面上,仁化鼓励各村依据村集体收入等实际情况,探索实施积分奖励机制,将“片、组、邻”网格工作纳入乡村治理积分制奖励的重要内容,设置千元大奖,对表现优秀、工作实绩好的邻长予以重点奖励。

  在没有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仁化新增了数千人的基层治理力量。在这支队伍的带动下,突发事件的互助效率大幅提升。在面对山洪、暴雨来袭之际。邻长能第一时间组织本邻村民转移,最大限度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快起来,有危险!”今年6月,仁化县连下几天大雨,长江镇边远山区的一位邻长连夜起床排查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叫醒熟睡的邻居进行转移。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氛围在重构。以党员为主力的邻长队伍,如同一只长长的触角,伸向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

  打破“干部干,群众看”困局

  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窘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最大的难点。

  南方+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中,村民仍存在参与度不高的现象。一方面是对政策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村民自治意识的缺失。

  如何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关键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仁化以“睦邻制”为切口,以满足群众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全方位发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实现全民事、全民办、全民享。

  “典型村建设是为了咱们自己住得更舒服……”在长江镇里周村的旧祠堂拆除工作中,刚参加完“百千万工程”培训班的邻长刘大生协助村干部,向村民深入浅出地解释政策规定和拆除意义。

  为提升邻长政策能力、工作能力,仁化县依托镇(街)党校,采取“集中+分散”的方式,结合中心工作,不定期组织邻长开展交流培训,帮助邻长掌握政策,熟悉工作要求,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本领。经过培训的邻长成了村干部的“嘴替”,政策声音时刻回响在群众耳边。

  “一杯茶水,把心事说出来。”邻长家的客厅,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主动讨论村庄建设的空间载体。董塘镇江头村马山岭第一邻邻长发现群众一直为公共停车区域发愁,于是喊上邻居一同在家中院子开“茶话会”,大家对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提议有商有量。经商讨沟通,一郑姓老人主动让出150平方米的闲置宅基地建设公共停车场。目前,已新铺设水泥,可供停车12辆以上。

  邻长的客厅,成了真实可感的、充满烟火气的民主自治空间,让每一个村民都愿意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变“村里事”为“自己事”,有效破解“干部干、群众看”的窘境。如今,村里开展项目建设,村民们都会到邻长家开小会,一起议一议。

  “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在一个个事关切身利益的村庄建设实践中磨炼出来。”仁化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乡村产业发展而言,难点同样在于如何动员群众参与其中。

  在长江镇塘洞村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部分村民对土地流转和种植经济作物参与度不高,甚至持观望态度。“这是为了卖给我们种苗吧!”“种出来能卖得出去吗?”私下里,不少村民质疑。该村枫树印三邻邻长肖和妹了解政策后,带头流转土地、种植果蔬。左邻右舍见到成效后,也纷纷表示要参与。目前,已有100多户村民种植果蔬,实现了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双赢。

  “亲戚邻居的现身说法比什么都管用!”塘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彩云说。邻长起到的带头示范效应显著,在长江镇的浒松村,通过邻长带动,实现资源联动和优势互补,腊鸭产业发展火热。

  “睦邻制”的实施,有效推动乡村产业从“各自为阵”向“抱团发展”转变。

  仁化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邻”这一基本单元,基层党员群众通过优势互补、资源联动的方式抱团、链式发展,实现村民持续增产增收,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建设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邻长扮演着关键角色。

  邻长既是左邻右舍推选出来的代表,又是村党组织赋予的名号。这层身份让邻长调解村民问题从“多管闲事”到“名正言顺”。

  在农村,因耕地界线模糊、农田排水用水起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往往小纠纷会伴随争吵的升级、情绪的失控,如不及时调解,极易升级冲突。这时,热心肠、有威望的邻长作为第三方,就能起到“居中协调”的作用。

  “作为村里的老同志,拉着双方坐下来喝杯茶讲讲理,一般都能听进去。”董塘镇江头村的邻长刘文强说,“以前没有邻长的身份,去调解别人的矛盾,总怕被说是多管闲事。”

  邻里关系在邻长协调下越来越和谐,矛盾纠纷也被邻长就地即时化解。一个良性的有人管“闲事”的农村生态正在形成。

  如何从纵向上赋能邻长管事?建立问题解决闭环机制是关键。“睦邻制”即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问题“收集、研判、交办、处置、反馈”的处理闭环,形成有人“提事”、有人“管事”、有人“追事”的自治氛围。

  当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挂点单位、各镇(街)需积极回应,村级能解决的须在3天内回应,对村级一时不能办结或超出能力范围的,需及时提交镇街或相关职能部门办理。

  “我们要求群众反馈的事项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让群众意识到向邻长反馈是有效的。”仁化县委组织部明确,办得了的要说清楚怎么办、什么时候办,实在办不了的也要和群众解释清楚,做到事事有回音。

  

  县直单位党员干部结合“民情夜访”活动到邻长家中开展政策宣传。

  基层诉求得到真实传递、快速反馈与妥善处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及时有效解决。

  在服务左邻右舍、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一批有奉献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邻长脱颖而出。通过“睦邻制”的推行,为党组织在基层一线发现、识别、培养人才开辟了新的渠道,并将源源不断地为基层治理输送人才。

  仁化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年轻优秀的组长、邻长且符合推荐条件的,纳入村级储备人才库或党员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在村“两委”成员出现空缺时,按规定程序优先补选其为村“两委”成员。

  今年初,韶关发出动员令:以“百千万工程”牵引韶关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基层治理需求,韶关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要空间,力图以高质量基层社会治理为“百千万工程”赋能。

  在韶关市委组织部具体指导下,仁化县通过构建顺应民风民俗、符合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邻”单元,实现对传统治理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落地、特色化落实,蹚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

  改革之效,非一蹴而就,一旦破冰,就能起势。在仁化县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韶关市委组织部已向全市推广“睦邻制”,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持续严密基层组织体系,培育基层治理“邻”先锋,凝聚起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澎湃动能,努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zgxc/gddt/content/post_219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反腐法治网 ff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