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治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司法前沿

肇庆高要:“人才工作书记项目”制度助力乡村发展

时间:2023-11-0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乡村发展,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人才是关键所在。

  近日,肇庆市高要区的人才工作案例获评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这得益于高要因地制宜建立了“人才工作书记项目”制度,通过“党建+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了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实施项目化管理压茬推进

  高要全区镇一级共有255个党支部,其中有73个由罗氏沼虾、洋篮、蛟塘黄鸡等产业的优势企业构成。他们与其他党支部相比,具有整合上下游企业,延链、补链、壮链的潜在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高要区探索“党支部+产业+人才”发展路子,通过这些支部带动、党员带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有了组织系统推动,还要有项目为抓手推动工作不断出新出彩。高要区提出,通过“把准方向找选题”“细化举措寻方法”“监督追踪见实效”三部曲压茬推进项目化管理,促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新桥镇竹织手工业发达,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工艺美术品洋篮(又称花篮)饮誉欧美和东南亚。该镇围绕本地洋篮特色,实施《“乡村工匠”培育项目》,聚焦洋篮产业链发展,成立洋篮编织党支部和洋篮编织专业合作社,以“数商兴农”赋能洋篮产业上行数字平台,深入探寻传统洋篮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通过“联农”“助农”“带农”实现一只“洋篮”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双十一’、年货节等大型消费节点陆续就要到了,这几天团队正忙着备货,策划优惠方案。”新桥洋篮“编织工匠”陈亮告诉笔者,从2019年开始接触电商销售,到今天团队已经发展壮大到电商+直播的模式。目前,新桥镇已建立400多人的人才名册,开展人才培训30多场次,推动2名洋篮工匠被评为第二批区级非遗传承人。

  金渡镇为“引”好人才,精心“筑巢”,以“砚艺产业人才培养工程”为着力点,按照“一馆一园带百坊”打造了金渡砚艺展销馆和砚艺创意园,并邀请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进驻。村内“沉睡”的农房资源被唤醒盘活,村民因此增加了集体性收入,当地工匠艺人也找了合适的创业机会。

  在“人才工作书记项目”制度的引领下,高要区不仅探索了“党支部+产业+人才”发展路子,还细化出“党支部+公司+人才”“党支部+基地+人才”等模式。如今,高要的乡村有了产业活力,通过党支部牵头与公司合作,千户农户参与学习新技术,培育出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不少年轻人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选择回乡就业创业。

  用好“外援”筑强乡村人才队伍

  “一个月前下的虾苗,如今虾头部出现‘白头’病变,这可怎么办?”在鱼虾病害监测站前的凉亭下,本地虾农与西江实验室和监测站的科研工作者们交流近期罗氏沼虾的养殖情况,科研工作者针对虾农描述的情况一一开出药方。

  在《建设高要区鱼虾病检测中心,培育本土水产养殖人才》项目管理下,莲塘镇采用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形式,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进行深度合作,建设高要区鱼虾病害检测中心,引进水产专家团队,培养本土水产养殖人才,开展养殖户鱼虾病害知识培训,协助莲塘镇养殖户免费开展鱼虾病害检测,助力莲塘各村罗氏沼虾提产提质。

  目前,该镇通过“人才工作书记项目”引进专业团队2个,专家人才23名,并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内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水产人才定期开展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基层渔技人员和水产养殖户的渔技水平和养殖效益。

  高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把高校专家、技术顾问、科研团队请到“家门口”,有利于释放人才集聚和项目转化“1+1>2”效应,同时还打破了“乡镇没有人才工作”的固有思维,加强了基层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思考,从高位推动人才工作,让人才工作更“接地气”。

  乐城镇针对山区镇青年人才“留不住”的难题,推行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计划;金利镇以推动本地社会治理为出发点,推进社会组织人才建设……在高要全区17个镇(街道)皆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人才项目,明确立项申报、项目指导、组织评审、确定实施等环节,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镇级项目。

  “人才工作书记项目”制度实施以来,高要已举办教育培训、走访交流、技术指导、参观调研等活动600余场,打造人才服务发展载体、投入项目资金5950万元,引进专家团队3个、专家人才133人,新引育技术技能人才255人,带动就业超6000人次,吸引超1400名青年回乡创业就业,带动生产直接经济效益1440万元,推动入选相关项目(或获奖)人数72人,项目覆盖影响(含培训)超20000人次。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rcgz/cxsj/content/post_198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反腐法治网 ff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