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治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网友之声

实施“四雁”工程 激发人才活力

时间:2022-12-13 作者:佚名 来源:红星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零陵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实施“四雁”工程,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奋力谱写人才强区新篇章。

  “头雁”领航。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在各行各业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人才团队,形成“虹吸效应”,构建“一花引来百花香”的人才发展局面。一是引准领军人才。围绕“四区两城”战略、“三大品牌”创建、“五好”园区、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紧扣产业、企业、专业、事业需求,精准引入“头雁”型领军人才,实现引一批人才、兴一方产业。二是打造领先团队。聚焦稀土产业、锰系新材料新能源、文生旅等重点领域,通过扶持培养及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成长、强引领的团队,打造一批实体经济“专精特新”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激活引领效应。以全市人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引导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多出成果。加强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开展“两新”组织高层次人才“两培一推”行动(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积极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增强“头雁”型人才引领力。

  “归雁”返航。借助“亲缘”“地缘”优势,充分激发本籍在外人才服务家乡发展的热情和活力,推动人才回乡、产业回引、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一是建好“档案库”。大力开展“猎鹰”行动,通过设立驻外人才联络站等方式,广泛摸清零陵籍在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行业精英、拔尖人才“家底”,分领域、分地区、分类别建好人才资源库,夯实“引凤还巢”基础。二是打好“乡情牌”。广泛开展异地零陵商会“双招双引”座谈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找准产业和回引人才融合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加强与市外零陵籍人才的联系工作,真心唤回“返乡人”。三是筑好“安乐窝”。加大乡贤能人回乡创新创业支持力度,落实“有叫必到、有呼必应、有惑必解、有难必帮、不求回报”“母亲式”服务,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体检、联谊交流等人才主题活动,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打造人才温馨家园。

  “鸿雁”助航。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畅通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一是“双招双引”“牵线”。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向发力,组建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才联络组,选派引商引才引客“三引”小分队,积极开展驻地招才大使“牵红线”寻找“高精尖”人才等重要活动,为柔性人才和创业团队落地零陵牵线搭桥。二是产业项目“铺路”。依托产业园区企业,搭建“学术交流+项目对接+人才引进”联动平台,举办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对接合作活动,探索推行“区引乡用、乡招村用”“园区招、企业用”等人才“双聘制”,建好产业人才池,走出柔性人才发挥作用的新路子。三是创新载体“搭台”。实行重大技术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积极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建设一批院士(博士)工作站、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不断提升人才承载能力和创新创业动能,厚植“鸿雁”型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家雁”启航。本土人才是建设家乡的“主力军”。要充分激活本土人才力量,点燃推动发展的“强引擎”。一是培育“新工匠”。加强本土特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四区两城”战略,扶持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等名师名匠。大力加强产业人才培育,依托区内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平台,培养一批园区产业技术人才。二是下派“导师团”。充分发挥“乡镇党校+人才+产业项目”一体化服务平台作用,用好“人才驿站+青年人才课题研究中心”平台,组建“导师帮带团”“人才智囊团”“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科级特派员”等,选派临近退休的党政领导干部回乡任职,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三是挖掘“田秀才”。充分挖掘乡土人才潜力资源,通过举办技能比武、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让能人能手从“幕后”走到“台前”。充分运用“区乡村”三级党校和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等平台,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持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打造一支能吃苦、善实战、会经营“田秀才”。

  (中共永州市零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唐基归)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11/30/140436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反腐法治网 fffa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